2016年5月7日星期六

相差顯微鏡



(一)特點

1。光線通過比較透明的標本金相顯微鏡時,光的波長(顏色)和振幅(亮度)都沒有明顯的變化。因此,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未經染色的標本(如活細胞)時,其形態和內部結構往往難以分辨。

2。相差顯微鏡能通過其特殊裝置—顯微鏡—環狀光闌和相板,利用光的干涉現像,將光的相位差轉變為人眼可以觀察的振幅差(明暗差),從而使原來透明的物體表現出明顯的明暗差異,對比度增強,是我們能比較清楚的觀察到普通光學顯微鏡放大鏡和暗視野顯微鏡下都看不到或者看不清的活細胞及細胞內的某些細微結構。

(二)原理

鏡檢時光源只能通望遠鏡過環狀光闌的透明環,經聚光鏡後聚成光束,這束光線通過被檢物體時,因各部分的光程不同,光鮮發生不同程度的傾斜(衍射)。由於透明圓環所成的像正好落在物天文望遠鏡鏡後焦平面,和相板上的共軛面重合,因此,未發生偏斜的直射光便通過共軛面,而發生偏斜的衍射光則經補償面通過。由於相板上的共軛面和補償面的性質不同,它們分別將通過這兩部分的光線產生一定的相位差和強度的減弱,兩組光線再經後透鏡的會聚,又復在同一光路上行進,而使直射光和衍射光產生光的干涉,變相位差為振幅差。這樣,在相差顯微鏡鏡檢時,通過無色透明體的光線使人眼不可分辨的相位差轉化為人眼可分辨的振幅差(明暗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