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7日星期四

台灣關帝信仰的淵源與內涵

自宋代以來盛行於神州大地,在東補財庫南沿海漢族民眾中,由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勞動生存條件和性格等因素,關帝信仰更加普遍,其風俗、內涵又有獨特之處。明清以後,關帝信仰從閩南傳入台灣,很快就成為台灣最主要的民間信仰之一,並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文化內涵。本文就台灣關帝信仰與閩南的神緣,關帝文化在台灣的發展變化以及對社會的影響進探討。

一、台灣關帝信仰的起源

關帝信仰來自對三國時期大將關羽的崇拜,關羽死後,就有人建廟奉祀。到了隋開皇十二年(592年),高僧智凱夜見一長髯神人,自稱蜀將關羽願入佛門。智凱奏晉王楊廣,遂封關羽為伽藍神(護法神)。這是佛教的神,地位不高,影響不大。然而到了宋代以後,宋朝與少數民族王朝的軍事鬥爭十分尖銳,關羽的赫赫武功和忠義人格備受推崇。宋哲宗紹聖三年(1096年),朝廷賜給廟額"顯烈",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追封關羽為"忠惠公",大觀二年(1108年)晉級加封為"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加封為"義勇武安王",從祀於武成王(姜太公)廟,成為軍人崇奉的武神。宋朝南渡後,宋高宗於建炎二年(1129年)改封關羽為"壯繆義勇王";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又改封為"英濟王",命禮官祭於湖北當陽縣的廟。元朝時元文宗於天歷元年(1328年)加封關羽為"顯靈威勇武安英濟王"。明朝時太祖於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建關羽廟於雞鳴山,為南京十座祀典廟宇之一。神宗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晉爵為帝,廟名英烈。萬歷四十二年,敕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關帝稱號從此成為民間對關羽的尊稱,廟宇遍及全國各地。清朝承明制,對關帝也十分尊崇。順治九年(1652),清廷首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雍正三年(1725),敕封關羽祖先三代公爵;乾隆三十三年(1768)又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尊為守護神,每縣所設武廟,都以關帝為主神。福建是民間信仰最盛行的地區之一,關帝廟很多,其中泉州的通淮關帝廟和漳州東山關帝廟最負盛名,對台灣關帝信仰的影響最大。

台灣關帝信仰起源於泉州、漳州人民移居台灣所帶去的神靈崇拜。明末清初,大批泉州和漳州人移居台灣,他們在台灣建關帝廟,一般說來,新建立的廟宇都是從某處舊廟宇分靈而來的,因此台灣關帝廟同閩南的關帝廟有密切的關系。在台灣的關帝廟中,有兩座最為重要。一是台南的小關帝廟,位於台南市中區三義街26號,舊地名為抽簽巷。它是台灣最早的關帝廟,稱為開基武廟。所供關帝稱為文衡大帝,其金身相傳是鄭成功所部從福建晉江士門關帝廳恭請來台奉祀的。民間百姓對此廟十分尊崇,有事就向文衡大帝求簽。相傳簽很靈驗,所求的人很多,整條巷子布滿解簽、蔔卦、金紙、香燭等店鋪,因此稱為抽簽巷。

另一座就是台灣最有名的大關帝廟,位於台南市中區永福路與民族路口,與小關帝廟相對,距離僅百余米。由於是作為歷代官員祭祀關帝的廟宇,所以稱為祀典武廟。南明永歷十九年(1664年),鄭經從銅山(今東山)撤離到台灣。明寧靖王朱術桂隨前往,他從銅陵關帝廟分靈,到台灣後在王府內仿效銅陵關帝廟形式建造了這座武廟。由於關聖帝君是明朝的重要祀典,明鄭政權代天子行使職權,因此實際上這座武廟是鄭經為首的明鄭政權建造的。

而對於台灣民間來說,還有兩座影響很大的關帝廟。一是建於清初的鳳山(今高雄市)文衡殿,傳說明朝萬歷年間,有一位泉州的陳姓船主,到銅山關帝廟進香,分靈到船中奉祀。後來把船中奉祀的關帝送到台灣的鳳山興建了文衡殿,成為台灣南部較早的關帝廟。還有一座是清嘉慶年間,漳州平和縣人林楓從東山關帝廟分香回鄉並雕塑關帝神像。後來,林楓的後裔林應獅等人又赴銅陵關帝廟分靈,渡海到台灣噶瑪蘭(今宜蘭)建廟,名為協天廟,成為台灣北部早期的關帝廟。當前台灣北部關帝廟宇以宜蘭礁溪的協天廟為主廟,南部以高雄市文衡殿為主廟,稱為"北協南文"。由於主廟是從東山關帝廟分靈,因此台灣關帝廟的風俗習慣,大都按照東山關帝廟的典禮,農歷二月抬關帝出巡,五月十三、六月二十四為關帝祝壽,並進行祀典。台灣關帝廟的神緣主要來自泉州通淮關帝廟和東山銅陵關帝廟。在泉州眾多民間信仰中,以通淮關帝信仰最為興盛,流傳最廣。通淮關帝廟最早是水神廟,建於北宋時期。明朝初年,泉州七個城門要建七座關帝廟,就將這座水神廟改為關帝廟,而香火最盛的就是這座通淮廟,因而成為泉州關帝廟的代表。後來由於關帝廟內也崇祀岳飛,因而也稱為關岳廟。泉州人多信仰關帝,他們在台灣建的關帝廟,多以通淮關帝廟為祖廟。而東山島是大陸往台灣的軍事港口,軍隊官兵大多信仰關帝,他們把銅陵關帝廟的香火分布台灣。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銅山人游崇功任台灣守備時,特地從銅陵關帝廟分靈一尊關帝神像,奉迎到諸羅縣(今嘉義縣)的關帝廟奉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