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

男友追蹤器禁而不止 試問誰動了我的“隱私”?



巴西聖保羅24歲的軟件開發者馬特烏斯研發了一款“男友追蹤器”的軟件,谷歌8月下旬以“侵犯個人隱私”為由將“男友追蹤器”從其巴西安卓應用程序商店刪除。但近一個月後,這款充滿爭議的應用程序仍能被順利下載。

隱私權是一個歷史很長的概念,在我們國家很多年前古訓已經說過,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和人們觀念的轉換,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走進了千家萬戶。互聯網的發展,使購物、娛追蹤器樂、 收發郵件、技術交流等活動都可以在網上進行,互聯網幾乎無所不能。但是,網絡具有雙面性,大家在體現網絡時代的巨大優勢和潛力的同時,也使人們的隱私和權 力受到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在網絡環境下非法搜集、整理、分析、和傳播個人隱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容易的多。特別是利用、微博,朋友網,網及其他網站,方法 是與你聊天及電話聯系的方式,利用你的虛榮心和功利心,這時候套取你個人的隱私和信息,你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你就會把自己的隱私和信息透漏給對方,以後你 的生活裡就會有很多的騷擾信息及諸多的麻煩。因此,網絡時代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已是刻不容緩。

那麼在網絡時代靠什麼保護隱私?“棱鏡門”的發生,讓斯諾登幾乎失去了立足之地,但他也終於幸運地得到了俄羅衛星追蹤器斯 長達一年的“臨時避難”,從而可以合法地在俄羅斯境內停留。如果不是被放在了“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這所謂的“棱鏡計劃”恐怕也不會在人群中引起如此巨大 的恐慌。在大數據時代,要完成大數據分析的前提是要有海量的數據。然而,這種抓取的行為,卻沒有經過這些數據的主人—網絡用戶的許可。這種不事先通知的抓 取行為,也許就是大數據時代給人們帶來恐慌的根源。

從目前來看,立法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比如,規定只有用戶需要個性化服務定制的時候,提出需求徵信器材,大數據才可以調用該用戶的信息,其他情況下的信息調用都采取匿名的方式,否則就視作侵犯隱私。而實際上,現在很多在規避風險的反偷拍時候也是這麼做的。隨著立法的完善,即便一些不法分子試圖利用數據分析來謀取私利,他們也將面臨嚴懲,大數據時代並非是盜取他人隱私者的天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